土壤環境質量不僅影響整個生態環境的質量,而且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從而影響食物安全和人體健康。隨著工農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壤正在承受越來越多的污染,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也日趨嚴重。農工黨福建省委員會為此建議,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加強土壤環境監管,強化農用土壤環境監管與綜合防治,增強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撐能力。
隨著工業和城市用地大量增加,受污染土地面積不斷加大,對土壤環境安全構成威脅突出表現在:農業產業化通過化肥、農藥、畜禽養殖和灌溉進入土壤的污染物大量增加;工業生產污染物排放造成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含量上升;城鎮化交通發展和固體廢棄物對土壤環境的影響。此外,大氣沉降同樣也是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一個重要途徑。農工黨福建省委員會經過調研后提出:應建立和完善國家、省、市三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和土壤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處置預案,對土壤污染的重點地區和主要污染元素加強監控,對已污染土壤,盡快制定修復方案;強化農用土壤環境監管與綜合防治,開展基本農田和重要農產品產地種植適宜性評估,在農業主產區,布設農業土壤環境質量長期跟蹤監測點,開展重點城市和重點地區“菜籃子”基地土壤環境安全性劃分與重點污染源監控,并建立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庫。
“要建立環境準入制度,嚴格控制農業高污染、高風險農用化學品的使用,實施嚴格的污染源監管。”農工黨福建省委員會建議,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新建項目準入,實行嚴格的土壤環境保護問責制度和獎懲制度,建立國家、地方和企業為主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土壤污染治理項目。此外,應增強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撐能力,借鑒或引進發達國家在土壤污染防控、治理等方面的先進技術、經驗和管理理念,構建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控體系。